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10 09:58
来源:张蕾/文图
9月1日,安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荣斌,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刘纯杰,到安康市慈善协会调研慈善工作,并开展座谈。双方就慈善组织如何贯彻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25]8号),推动城镇、农村养老提质增效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安康市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孝芳对安康市慈善协会慈善幸福家园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通报。报告显示:2020年,市慈善协会积极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协会号召创建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慈善协会共创建慈善幸福家园268个,其中223个已通过市慈善协会验收,23个被中省慈善协会评定为示范村社。本次接受调研的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共252个,服务群众94.73万人,服务老年人13.48万人,占安康市老年人口的24%。其中开灶办伙达118个,创建社区慈善老年大学15所,建立志愿服务队417支,志愿者4006人。仅2023、2024两年共投入慈善资金721.1万元。社区村慈善幸福家园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慈善活动,为村社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小”提供服务,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在可持续发展中还存在经费制约、活动及助餐服务难以为继等困难。
崔光华指出,安政办发[2025]8号文件明确了今后三年城镇农村养老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各级慈善协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持续发力。以8号文件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创建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紧紧围绕城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二要加强组织领导。以各级民政部门为主导,依靠乡镇和社区力量,慈善协会积极参与,共建共享。三要有力有效地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募集资金,解决机构运行难的问题。二是深化志愿服务,以慈善协会传统的三节慰问为契机,突出重点群体,集中发挥优势,搞好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办好慈善老年大学,做好文化养老,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崔光华表示:下一步市慈善协会将围绕落实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慈善参与社会养老工作的路径、办法,把慈善组织参与城乡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成效。
叶荣斌充分肯定了全市慈善协会近年来在积极参与社会普惠养老、推动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叶荣斌表示,当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55.4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2.61%,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希望各级慈善协会在贯彻落实8号文件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融合发展为抓手,为推动全市大养老服务体系的形成作出新贡献。一是在管理体系上融合。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由村(社区)统一管理慈善幸福家园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二是在场地施设上融合。将慈善幸福家园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施设一体规划和建设,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运营共担;三是在资金筹措上融合。将慈善组织募捐资金与民政养老项目建设资金统筹使用,不断拓宽养老事业资金来源;四是在人员队伍上融合。统筹慈善工作者、村(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力量,共同推动养老事业发展。